第133章 两变四增三抢手_大明崇祯:开局启用阎应元
八六中文网 > 大明崇祯:开局启用阎应元 > 第133章 两变四增三抢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3章 两变四增三抢手

  听到这里,朱由检倒是觉得新政的效果还是可以接受。

  这些小变乱在所难免,习惯就好。

  再说天下又有什么政策是十全十美,能得所有人欢心的。

  在战争时期,只要抓住基本盘。

  能让军队支持,能让人口更多数的下层平民觉得对他们有利,富人只要合作也还能过得下去,那就出不了大问题。

  一些富民的不满甚至反抗,那应该是他们还没完全适应。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朱由检问道:

  “这些地方富豪挑起的变乱,是趋于增多还是减少?”

  张可大说道:

  “最多的还是初期。那时新政刚从京城传来,地方新设课税提举司,税使去收税,不少人遭到打骂。至于富人奢侈行为被举报后,官军去查办,也往往受到抵抗。”

  “不过在惩办了十几个知名豪绅富商后,现在已经越来越少。”

  “这些富民,也大多惜命,识时务。他们就算老实交税,交的比过去多十倍百倍,还是比普通人生活阔绰得多。为了抗税,葬送了全家,那还是大大不值。”

  “末将巡查时,也反复劝诫他们,为灭建虏,大家多出点力,这难受日子也就熬个几年,也过去了,何必动别的脑筋。”

  “大部分人也还听得进去。现在也就零星几个犯糊涂的。”

  朱由检点点头,又问道:

  “那现在还留在登州的东江难民,怎么安置的?”

  张可大看了孙国祯一眼,意思是这个问题还是他来回答。

  孙国祯会意,说道:

  “姜钦差离登州之前,便已向臣交代了。眼下在登州的辽东难民大约有二十二万之多。其中愿意当兵的强健者四万人,由张总兵暂且收入兵营,和登州兵一起训练。因为新政推行,地方驻军有权根据军需征调地方物资,所以这新增四万人的军饷,也尽可充足。

  “只待来春,把这四万人连带家属共十二万再运回东江各岛,补充东江实力。”

  “还有十万人,除了本地安插,做工匠,做小生意,当渔民之外,也向周围府县安插。如今战时措施推行之下,其他府县也都听从朝廷指令,不再严拒东江难民。”

  “嗯,这就好!”朱由检脸上露出微笑,“看来登州变化不小,朕倒是真的想去各处看看。”

  张可大脸上也露出笑容:“陛下,这大的变化,我等刚才还没说到的。”

  朱由检听他这么说,来了兴致,连忙问道:“什么变化?”

  张可大眸子里闪光,道:

  “如今是两变四增三抢手。”

  “详细说来!”朱由检催促。

  张可大道:

  “这第一变,武人变文,军中士兵除了操练武艺阵法之外,平素里识字习文看书者变多了。”

  张岱疑惑问道:

  “这是为何?若是这般,士兵岂不是变文弱了,并非好事吧。”

  张可大摇头:

  “一天十二时辰,除去睡觉四个时辰,一日三餐用去一个时辰,其余七个时辰,岂能一直操练?若是一直操练,反把士兵练成疲废羸弱。每日操练四个时辰就算多的了。”

  陆云龙说道:

  “这么说营兵每天至少有三个时辰的空闲。”

  “正是如此!”张可大道,“若是以前,大多数士兵空闲时,也不过是戏耍胡闹,甚至掷骰赌博,不成器的还有喝酒划拳,甚至出军营胡为。”

  张岱疑惑问:“现在他们便转了性子,要认字读书了?”

  张可大呵呵笑道:

  “倒也不是转了性子,是读书有利可图。如今一则,识字再加有几分口才,便有机会当军宣使,当了最低阶的军宣使,便也算是一个小军官了,还可以不断升迁。退役后,在地方也有机会当吏甚至当官,能有个好前程。”

  “二则,如今各镇驻军附设军校,军中能识字读书的,便有机会入军校,出来之后前途更广。”

  张岱听到这里,忍不住驳道:

  “不合道理。若说读书有前程,又何必等到现在。读书考科举当官,谁人不知?”

  张可大道:

  “那读书考科举,相竞者都是饱学宿儒,机会何其渺茫。军中读书却只需和同为士兵者比拼,这机会毕竟大多了。有些士兵原先不认字,也不觉得是读书材料。真读了,却发现读书也并不如想的那么难。这等人,在登莱军中,末将就发现过不少。”

  “许多原先就认得字,会背千字文、论语的,都读起兵书,学起兵法。这样士兵,将来便都是将才种子。”

  汪汝淳也赞叹道:

  “这士兵能认字,只怕操练阵法起来,也容易许多,军官号令更容易听懂。军中纪律也更容易申明。”

  张可大点头:“正是如此。”

  朱由检问道:

  “那第二变是什么?”

  张可大说的有点口干,便道:

  “这请孙巡抚来说,他知道更多。”

  孙国祯点点头,说道:

  “这第二变是文人变武,现在从刚入私塾的蒙童,再到一般的童生,甚至是已经通过院试的生员秀才。都纷纷练起射箭,刀剑枪叉,有些还练鸟铳。”

  “如今各处村学、社学、郡学纷纷开辟一块演武场,供学生射箭练武之用。几乎人人带弓箭,个个习武艺。”

  张岱咋舌道:“这却未免太过了些。”

  孙国祯苦笑道:

  “新政之下,却也不得不如此。童生县试便要考射箭、考枪法刺杀。若是射箭和枪法不行,那便只有走文学、经史、度数等科的科试,这些科优中选优,尖上拔尖,难上加难,想成高官只有翰林院这个独木桥,多半难以出头了。所以若非自觉是过目成诵的文学经史天才,或度数奇才,那还不如一边读书,一边射箭练武,进阶希望还大些。”

  柳敬亭同情道:

  “要这些文弱相公去习射箭枪法,也真是难为他们了。”

  张可大听到了,摇摇头:

  “其实倒也并没有那么难?这些读书学子去练射箭,练枪法,很多人入手比普通兵丁甚至武将都要快的多,只怕以后从读书人来出来的神箭手,比军中要多。”

  柳敬亭张大嘴巴,诧异道:

  “这是为何?”

  张可大微微一笑:

  “天下事,本来就相通。如射箭本就是儒门要求的六艺之一。需要凝神定气,全神贯注,不受外界干扰,心要平,手要稳,眼要准,如此方能射中。这和读书道理颇多相通。而且秀才们本就要练字,要写的一手好字,这手腕手臂的力量控制,也须达于微妙入神之境,方能得心应手。”

  “把练字的功夫和道理,移于练习射箭,持之以恒,不难有成。”

  孙国祯继续说道:

  “不仅如此,若已经是生员,在新政之下,要考举人,还要测试练兵能力,却不单只是自己练武艺了。”

  陆云龙皱眉道:“这却更麻烦,要是豪门世家的秀才,倒可以凑集家丁来练兵,这普通寒门秀才,却到什么地方弄人来给他练兵?”

  孙国祯道:“这倒不需要秀才们自己去找人。新政原本要求清查各地人口,查核壮丁人数。组建地方民军。正好先让秀才们训练民兵。大致是一个秀才训练一百人。”

  张岱大摇其头道:“这如何能成?这些秀才昨日还全不知阵战,今日就要练兵,这练出来的兵岂能用?”

  张可大道:“现在初行,也只能如此了。好在不过是民兵,就算儿戏些也不妨事。原本也只是乡民农暇或市民空闲时抽出一两个时辰来练罢了。”

  柳敬亭问道:“若是有壮丁惫懒,不肯跟着秀才们练,又如何?”

  张可大道:“按朝廷颁布的细则,若确属疾病或正事繁忙,可通融。若只是懒惰,三次不来,那就要重责军棍,罚没家财了。”

  张岱道:“这就算真的练了,却又如何测试,生员赴乡试,往往从异地至省城贡院,终不成每个生员都带着自己练的本地一百兵去赴试。”

  孙国祯摇头:“这是在乡试之前的科试里筛选,如今选拔科试生员,先在本地测试带兵能力。凡本县生员,带各自所练一百兵,两两演练厮杀,胜者晋级,如此在生员中选出三分之一的练兵优胜者,才有资格去乡试。正式乡试却不必带兵了。”

  柳敬亭笑道:“这样子看来,如今的秀才们真和武人差不多了。想必秀才们都个个痛心疾首,觉得斯文扫地了。”

  孙国祯道:“这个倒是不清楚,至少表面上他们也没有太大不满。”

  张可大点头:“末将也去视察过一些秀才练兵,虽然确实也有如同儿戏者,不过也不乏像模像样者。若是再过两三年,水涨船高,再加那些现在练武的童生们成了生员,这秀才练兵也不容小觑。”

  朱由检道:

  “以朕看来,练兵原本也和秀才们读的儒学道理不违背。先儒圣贤所说道理,本不外乎修身治人,若只是空读道理,背诵如流,也算不得真掌握了先儒学问。当如阳明先生所说,悟得一分道理,便当用一分于实际。这便是所谓致良知,便是在事上磨。”

  “岂有满肚子圣贤学问,却不能约束百多人,训练得如臂使指的?若管束百人,都不能使之心悦诚服,安排妥帖,那将来当官又如何能治理好一县一府,让万千百姓心服?”

  “以朕看来,练兵是修身治人,当官也是修身治人。道理都一样,都需以身作则,方能令人心服,有令必从,甚至不令而从。只是练兵更峻急些,当官更宽缓些。但不能练兵者,也必定当不好官。所以朕才提议要在科举里考察练兵。”

  张可大连连点头:“陛下说得好,确实是此理。”

  汪汝淳也道:“天下道理,原本都是相通。陛下说得透彻。学先儒道理,原本就不只是纸面功夫。只考写文章原就偏狭了,加上练兵,倒是更能检验秀才们究竟如何把圣贤道理用于实际。”

  朱由检继续对孙国祯问道:“那方才说的四增又是如何?”

  孙国祯道:

  “所谓四增也不过是约数而已,将来或者有五增、六增、七增也说不定。只就眼下而言,这四增大多和文人变武有关。

  “制作弓箭、弩箭的工匠数量增,许多手艺人都改行做弓箭了。制造刀枪剑叉盔甲的铁匠数量增,一些有名铁匠的学徒数量都大增了。制作火器的工匠数量也增加不少。还有贩卖兵书、度数几何之学的书商也增加不少,这都是和科举变革相关。”

  张岱拍手道:

  “这倒是好事!如今这些工匠数量就大增,将来自然更多。若是这样工匠多了,这弓弩刀枪还有火器的制作自然会更趋于精良,高手匠人也越来越多。大明军器供应自然也可更充足更精良。建虏毕竟只占据一隅,那时建奴的兵器在我大明兵器之前,定然不堪一击。”

  陆云龙却泼冷水道:

  “宗子这话却只见得一边,将来这市面上买卖的军器自然会更趋精良,但官军所用兵器,从市面购买,未免太昂贵。多半还是要直接征调工匠来制造。征调来的工匠,因为获利微薄,所造军器只怕仍旧粗劣。”

  张可大连忙道:

  “这却可放心,如今朝廷征调工匠,也不是让工匠白做。一则所造军器上都要刻写经手匠人性命,以便追查,若是故意制造粗劣,则工匠必定受严惩。二则,若是打造的军器胜过同侪所造,工匠也可被授予品级职衔,从九品可一直升到一品,甚至可授予爵位。且工匠从军中退役后,用所获荣誉打造牌号,人人竞相购买,获利也必定更多。当然也可以留在朝中工部做官,由工匠可以成高官,成伯爵侯爵之类的贵族,也是光宗耀祖之事。”

  陆云龙赞叹道:“要是这么说,倒是陆某多虑了。”

  柳敬亭问道:“那三抢手又是指什么?”

  孙国祯道:

  “如今朝廷明令重武,科举都大变,另外徐阁老主持下又把度数学、几何学作为童生县试至院试必考。以后若科举要出头,光有教四书五经的先生自然不够。所以各地都在搜求有实战经验的老边兵,抢来做私塾或社学、郡学教授,讲解军事。还有就是通武艺,尤其精通战阵使用兵器的武者也抢手。再有就是精通算学、几何学的抢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86zw.com。八六中文网手机版:https://m.x86z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