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33章我们红军最强大 --------------------_从1935到2020
八六中文网 > 从1935到2020 > -------------------- 第233章我们红军最强大 --------------------
字体:      护眼 关灯

-------------------- 第233章我们红军最强大 --------------------

  “阁下!这里连石头都烧起来了!”

  “共产党的炮弹象雨一样落下,我们撑不下去了!”

  “坚持住,坚持住,九尾君,我们已经看到你们了!”

  “还要等多久?我们这儿一半以上的人都是伤员!”

  “敌方攻势凌厉!铁甲战车又冲过来了!”

  五月一日晚到凌晨六点天亮,这段时间绝对是第六师团长稻叶四郎一生中最难熬的一夜。几华里之外的包围圈里,被围困的第五师团残部,其联队长九尾丸治不停地向稻叶四郎发出求助电报,由那惊惶失措的电报文,稻叶四郎可以想象出他正在遭遇什么。

  站在已经被双方炮火炸成废墟的村里向西看,那可以看到那边的天空不停地闪烁致命的爆炸红光,其间还不断飘来连续爆炸声,更加可怕的坦克履带声。

  稻叶四郎带来的炮兵,已经可以对友军发动火炮支援,但不幸的是,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携带的炮弹贮备,根本不足以完成这个目标。

  他的部队,被挡在唐家村这儿,一条不到二十米宽的浅浅小河,布在后面的那第七道防线,却怎么都无法突破。连续的突破作战,很快就炮弹耗尽,而来自唐山后勤基地的支援,也因为运输车队连续遇袭,弹药补给成了大问题。

  共产党人没有炸桥,却在桥对面的河滩上、道路上布满了地雷。没有时间慢慢排雷的第六师团,只能强令士兵不顾一切地强冲雷区。冒死冲过那些阴险的只会把人炸残的地雷阵后,然后迎接大日本蝗军勇士们的,是战壕、铁丝网、机枪,还有藏在战壕后面,和日军一样悍不畏死的红军战士。

  枪法和单兵素质比对手强的日军,其实是很讨厌夜战的。光线不明的夜色里,纠缠在一起的双方士兵,打的都是烂战和血腥的肉搏,非常地不划算。对面前的共产党军,拥有足够的预备队,二换一也换得起。他们一波一波地不停地投入战场,仿佛怎么都杀不光。

  黑夜里,借着双方炮弹爆炸的闪光,时不时地可以看到对面近在咫尺的敌人:染满灰尘、鲜血的坚毅面孔,还有一双双血红充满仇恨的眼睛。

  对面的红军有无数的预备队,连续击破六道防线后,已探明的对手出现了七个不同军的编号,每多发现一个新的敌军编号,位于前线的稻叶四郎心中的恐惧就加深一分。―――

  六道防线,他只是打穿而不是打溃。因为每次突破,其实都是对手在还留有余力时,有意主动的放弃。前面的防线被打穿了,新的下一道埋着地雷的防线又修好了,那无穷无尽的感觉,几乎让人崩溃。

  一道道的防线,一片片恶心的地雷阵,一次次地烂战,象一层层的海绵,不断地把日军的精力、勇气、士气,在进攻中一点一点地吸走。

  “杀小鬼子,杀小鬼子,我们东北军不是孬种!”

  “杀小鬼子,打回东北去!”

  打到唐家村这儿时,日军和对面的对手发生了惨烈的夜战。

  对手是稻叶四郎最想要的对手――“土鸡瓦狗”的东北军,王以哲的六十七军。

  真的是土鸡瓦狗,九一八的时候,当时不到两万的日军就是轻松地把几十万东北军赶出关外。

  在听到那些东北腔的喊杀声时,第六师团上下一度以为遇上了软柿子,士气大振。

  但是,他们错了......

  印象里,那些猪羊不如的东北军,几年不见,也象换了魂一般,变得象前面的红军一般凶狠起来。

  河对阵的红军防线阵地,就象个无底的黑洞,一个又一个的日军小队、中队,冲过去,填进去,最后连个泡都没有冒出来。尸体,叠了一层又一层。黑夜的战斗,只要两边还有活人,还有斗志,烂战就会不停地打下去。

  稻叶四郎越打越惧......

  整个晚上,他不断地向北面的第三师团发电,要伊东政喜的部队尽快向自己靠拢,用他的部队填满这里和唐山的空隙。但是,南下的第三师团,却被傅作义的晋绥军,借助一条香河,牢牢地堵在河的北岸,苍促南下的第三师团,缺少足够的渡河装备,短时间内根本就攻不破对方的防线。

  东面、南面、北面,三个方向的日军侦察部队都在报警,他们在各自的战线上都发现大量红军正在向唐村方向涌来,尤其是北面,彭石穿的部队正在迂回穿插,正在和第一师团的后卫军在夜色下激烈交火,谁也不知道彭石穿带了多少兵来。但是第一师团长回报,对方的攻势极为凶猛,而且也出动了坦克和装甲车。

  “司令官阁下,我现在已经非常危险了!第三师团无法南下,彭石穿和董振堂正在猛攻我们东面!皇国在平津战场,战略上已经输了!”

  河村恭辅把野战电话,亲自打到了稻叶四郎面前,他正在东线应付来自红军的猛攻,情况的危急他比谁都清楚。

  “日本在平津战场的战局,从一开始在战略上就输得一塌糊涂。”

  第五师团在三十日被围住时就已经没救了。任何想救他的努力,只会是赔得更多。

  仗打到这个地步,从军部到稻叶四郎,其实都看明白了。

  但是,没有人愿意拍下这个板,没有人愿意下达“放弃第五师团的指示”。

  从五月一日晚到五月二日凌晨,已经超过三十六小时没睡的稻叶四郎,不断地向东京军部发去电报,告知自己的困境:有几十万敌军正在向他和第一师团的部队合拢包抄过来,再不走就沦落到和第五师团一样的命运。

  但是东京军部那边,该死的军部上层象死人一般,仍然要他坚决前进,拯救第五师团,不许他撤退。

  在那些地图作业的昭和参谋王八蛋眼中,他的部队离被围的第五师团,现在只有六华里远。如果是白天,站在高点的地方都能看到对面了。在那帮地图作业的陆军马粪们看来,你稻叶四郎的部队只要再努力一点,咬咬牙,冲过去,就能救出第五师团一部。

  上面隐晦的回电文表示,只要你救出面前的这部分日军,就算完成任务,可以北退和第三师团会合。

  稻叶四郎当然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奇葩的指示,这是为了军部和天皇的“面子”。救出几千号人,传出去只是“大破”而不是“全”这么丢人......在这个可怕的晚上,稻叶四郎得到的唯一好消息,是第23师团也已到达唐山,即日南下。

  开始时,稻叶四郎,也是这么想的。可是他的部队拼上一切攻了一夜,仍然无法打穿面前的最后一道防线......

  凌晨四点,对面包围圈方向,传来可怕的冲锋号声,。前线正和东北军厮杀的日军回报,对手再次出动了坦克,而后是连续的,亮透半个天空的爆炸闪光,到了凌晨四点半,第六师团与残军的电报联系突然中断了......

  联系中断前第五师团,最后的电文是:你们不会过来救我们了吗?

  西面的天空,无数的彩色信号弹同时在空中升起,一夜之间几乎愁白了头的稻叶四郎,在这一刻终于醒悟过来。

  “撤退する!撤退する!”

  ――――――――――――――

  五月二日,凌晨五点,太阳从东面的地平线上,露出了一点头皮。

  四十八辆t26坦克,十二辆t60坦克,三十六辆t27坦克,二十三辆6,组成的装甲集群,在吸收了一夜的露水后,正整装待发。

  每辆坦克身上,都加挂着的三到四名“飞骑兵”,他们用特制勾带把自己挂在坦克的挂栏上。这种坦克架步兵的战术,在冲锋时很危险,但却是步兵伴随坦克作战“最佳”手段。

  坦克集群背后,有四十多辆装甲汽车,十四辆的装甲运兵车,四十多辆的卡车。他们将跟在坦克后一起冲锋。

  发动机已经预热完毕,只等最后的那辆ba-6(k)型装甲车上的指挥官克拉夫琴科一声令下,就会大声咆哮着向前冲锋。

  通州战役打到第三天,红军确实已是经强弩之末,在集中了林虎三\徐子敬手中所中有的装甲力量后,克拉夫琴科勉强拼出了一个装甲旅的部队。

  但这也就够了,因为他的对手不过半斤八两,情况是更糟糕。

  克拉夫琴科手中的这个七拼八凑的装甲旅,露在外面的坦克手,有一半高鼻深目,明显不是中国人的模样――他们都是跟着克拉夫琴科一起来中国,支持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华坦克兵。

  五点十五分,随着太阳东边露出眉眼,天色微亮,站在装甲指挥车上的克拉夫琴科上校向前一挥手!

  “呜啦!”

  通讯频道里传来腔调五花八门的俄语呐喊,上百辆坦克装甲车同时发动,组成无坚不摧的洪流,一起向前冲击。

  洪流移动的同时,攻击地出发地这儿的大嗽叭,响起了俄罗斯风味的歌声。

  “红军战士迈开步向前进,

  响应号召我们去斗争。

  从英国沿海到西伯利亚,

  嘿世界上红军最强大。

  红军的战士们,把刺刀擦亮,

  要紧紧握住手中枪。

  我们都应当越战越顽强,

  和敌人决死在疆场。”

  坦克里,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的坦克手,都哼着同一首歌,驾驶着坦克向前冲锋。

  后方的指挥车上,克拉夫琴科转过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外国友人”,问道:“密特郎中校,我要冲锋了!”

  “嗯,一起走吧!”

  装甲车轰隆启动。

  这位密特郎中校是法国人,是天津租界的法国武官,克拉夫琴科应斯大林的指示,热情地“邀请”法国人实地“观战”,亲身感受一下装甲集群突击的波澜壮阔!当这只支装甲旅突击的时候,安排在附近的苏联摄影师们,也将这壮阔的一幕拍了下来。

  此次远东战役,所有和装甲兵有关的战斗文献,经验总结,事后他都会派人给英国、法国送去一份。

  斯大林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在未来给德国找麻烦的机会.....

  第五师团此时已接近完全覆灭,来援的第一、六师团,临时上台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稻叶四郎,终于意识到大势不妙,开始疯狂地北撤了。

  但是他在通州战场,已经陷得太深了!

  想要退回唐山,不被扒掉两层皮怎么可能?克拉夫琴科手中这支特混装甲旅,正是过来向日本人收帐的。

  坦克迎着朝阳,轰隆隆地向前碾去,一路洒下无数的歌声。

  “红军的战士们,把刺刀擦亮,要紧紧握住手中枪。我们都应当越战越顽强,和敌人决死在疆场......”

  ――――――――――――――――――――

  “号外号外,通州大捷!李润石红军在北平城外全歼日军第五师团!重创第一、第六师团!”

  “红军在香河南岸区发现一具日军将官尸体,疑似第六师团长稻叶四郎!”

  “李润石在六国饭店发布战报:通州之战,共计毙伤俘日军五万六千余人!加上塘沽、南苑战役,总计毙伤俘日军七万人。此外击毁、缴获日军坦克六十五辆,击落日机九十七架。”

  “国际红十字会在天津接收了三千二百一十五名日军重伤战俘,现已转交给日方。”

  “英法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中日苏三方克制,停止战争......”

  “经多方确认,香河南岸的将官尸体,确为日军第六师团长稻叶四郎,日本方面对此表示沉默。”

  “六十七军在通州战役最一刻顶住日军第一、第六师团的反扑,令其在唐家村不得寸进,军长王以哲说:我们东北军不是孬种!”

  “张学良之弟张学思声称,东北军并不是废物,只是遇上了废物委员长。”

  “李润石在六国饭店发表讲话,询问敌酋雍仁:你知道一华里有多远吗?”

  看着报纸上一份份“通州大捷”之类的新闻标题,常凯申握着报纸的手颤颤发抖着。

  半晌,他狠狠地将报纸拍在面前的茶几上。

  “该死,该死,这些恶心的报纸!”

  去年前年的时候,这些恶心的上海报纸,总是反复地登出“击毙匪首朱毛”之类的死亡仆告,但现在通州之战后,连着四五天,都是吹捧李润石红军的。

  通州之战,在五月五日左右结束。

  由于这个时间点,第3第23师团已经南下唐山,在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地接应下,加上又有一支日军一个特混旅团在海军掩护下,强行在塘沽北面港口登陆,已是强弩之末的通州红军,并没有完全拦住仓惶北退第一、第六师团,但是仍然在他们身上狠狠地割下了几块肉――这两个师团的日军,前者是以被砍掉三分二的状态逃回唐山,后者则是以半残之躯败退回唐山,其师团长稻叶四郎,更在混战中在香河河畔南岸被红军击毙,尸体都没有带走。

  战后,日军缩回唐山舔伤口,而经历苦战获胜的红军,也无力北进,双方的战线又恢复到了四月三十日前的对峙状态。

  通州之战,是甲午之后,中国人民对外战争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一战过后,李润石名声在中国国内被推到顶峰。所有的国内报纸,都肉麻地在吹捧着他,哪怕是眼红的陈济棠,都无法阻止。

  四月十二日被赶下台,躲在上海租界“政治避难”的常凯申,看着这些新闻,心里是是嫉妒、恨、怨什么情绪都有。

  在那些吹捧李润石的报纸,头版下的一角,还有一篇文章,常凯申瞄了一眼,又拿起来看。

  标题的内容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常晋塘坏了一锅粥!》。

  这篇文章,毫不客气地把“过气委员长”常凯申挂了出来,将他过去十几年里指挥的所有战役全部列了一个表,胜负结果写得一清二楚。

  前面北伐时期,常凯申在战场上的表现也很难看。而其和李润石正面对决的.....那真是太污辱人了,这篇文章对常凯申是极尽嘲讽之能,短短的两千余字文中,给常凯申取了好几个外号:窃国大盗,中山之耻,日本特务,还有那个刺眼的“常晋塘”。

  常凯申在文章的最后,才看到了作者的大名:黄元兴。

  “黄元兴,小赤佬,你欺人太甚!”

  当常凯申愤怒地把手中的报纸撕得粉碎时,其住处门外传来电铃声。、

  常凯申在上海租界“下野避难”时,身边倒还是跟着了十几个心腹警卫保卫安全,作为英美在中国的代言人,其主子对他也稍有照顾,在租界里倒也没有人为难。

  但是今天,门口却来了几个租界法院的人,以及跟着一大批记者。

  他们是来送传票,传票的内容,就是浙江省里数十名士绅、富商,联手联名向租界法院起诉常凯申,要追究其绑架勒索的罪行!

  现在,租界英美法院,已经接收了这份起诉书。

  前几天,李润石红军在北方大胜日军,全国上下一片狂欢,现在热情热度稍稍过去了,有人就选在这时候出手,准备痛打落水狗,给常凯申再来一刀。

  具体执行这件事的人,此时在距离常凯申住处不过百米的酒楼二楼,隔着窗户,看着“常公馆”门前人头涌涌。

  因为黄克的出现,而侥幸逃过一劫的王亚樵,现在已回到了上海。

  他来上海有两个任务,一个就是把黄克给他的那些和常凯申有关的黑材料捅到媒体,送到苦主手中,彻底把他搞臭搞到永不翻身。

  其次却是要他帮忙联系朋友,帮着接收几份情报。

  坐在王亚樵面前的人,是戴笠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王天木。

  他把一张纸递给了王亚樵。

  “王先生,这是您要的共产党叛徒的情报。”

  王亚樵接过纸,瞧了一眼上面的地点,然后点火,烧掉。

  王天木看着常公馆,轻声地提醒他道:“那个人,最近和日本人走得有些近。”

  月票就投了吧,月底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86zw.com。八六中文网手机版:https://m.x86z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