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崩盘 --------------------_从1935到2020
八六中文网 > 从1935到2020 > 第152章 崩盘 --------------------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2章 崩盘 --------------------

  常凯申一直没有明白,能够自己如臂使指调动的部队,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军队,否则其数量再多,也不过是一堆意义不大的数字罢了。

  当阎老西打定主意,把作壁上观和坐山观虎斗坚持到底时,常凯申入晋的中央军,相对于红军的兵力对比,就不是他想象中的100万对20万,也不是山西境内的55万对15万,实际上,只是20万+对15万而已。

  如果他能早点明白这个道理,根本就不会跳进这个坑里来。

  卫立煌部和孙元良部的覆灭后,随着东北军入晋,这时常凯申身边,无论是德国军事顾问,还是何应钦、陈诚,都向他发出最严厉的警告:处于榆次的五十七、六十七军两部的东北军,已不再是“友军”,而是随时可能反水的敌军了!

  常凯申在山西的战略布局,随着十七号这天,东北军东渡黄河的那一刻,就已经全面破产了。

  十七日这天,刚歼灭了卫立煌部的红军主力南下,做出追歼二十五师的姿态。

  已经在山西这张赌桌上,输掉太多赌本的常凯申,一度起过强令汤恩伯、朱培德、罗卓英三部十余万大军从榆社出发,跟着一起冲入太岳太行山追击红军,然后和二十五师前后夹击,反杀红军的“妄想”。

  好在这个疯狂的念头,无论是德国人顾问还是何应钦、陈诚等人,甚至包括前线的各部中央军,都极力的反对。

  太岳、太行山脉这里恐怖的地形,没有绝对优势兵力就把这点人马乱投进去,不过是作第二个卫立煌――更不要说这中间可怕的后勤补给问题了。

  现在要做的是,还是让正在跳进火坑里的二十五师赶快跑吧!

  卫立煌部被全歼的那一天,关麟征所率二十五师,距离武乡县仅有二十公里。起初徐帅是起了围歼他的念头。

  但是作为和红军长期交战的老对手,二十五师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也有一双铁脚板――千里驹师就是他的外号。

  此军早年和红军累次交手,胜多负少,名气很大,而且善于学习经验。发现红军特别能跑后也把行军神速当做该师特点。这在当时的国军中是个特例,一般的说,国军跑不过红军是普遍现象,很少有25师这样铁脚板的。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期间还是后来的抗战,其都表现极佳。而到了解放战争时,该部队也依旧保持了行军“疾如风”的特点。攻得猛,退得快,“千里驹”的外号并不是虚名。

  而卫立煌在投降之前做的最有节操的事,就是及时通知了周边友军中,“最有良心”,正努力向其靠拢解救的关麟征部。

  当时卫立煌在电报里很直白地道:“我这边没救了,你那边快撤吧!”

  在得到卫立煌部溃灭的消息后,不等常凯申远程微操,关麟征就在第一时间下令全军后撤。此时他的部队,刚刚和红军设在太岳山区的第一道阻击线相遇。

  在红军做出反应之前,关麟征下令手下的部队,将携带的炮弹对着红军阻击阵地一次性全部打尽后,然后扔掉重装备,直接撒腿就撤,走得干净利落一点不拖沓。

  由于撤得突然,连离他最近的余天云部都还不及作出反应,关麟征就撤到数里之外,双方脱离了军事上的接触。

  此时红军在南线这儿,仅有余天云部的半个军在执行阻击任务,要追击总兵力达三万人的关麟征的二十五师,明显兵力不足。待徐帅将其他战线的兵力调过来时,二十五师的部队已经撤到十余里外,而且还在毫不犹豫地一路南行。

  而后徐帅将这里的情况向平遥指挥部发去电报,徐帅的意见是:围歼二十五师的时机已逝。

  作为老对手,徐帅非常明白这个敌人的难缠,关麟征绝非那些做事婆妈的国军庸将。

  敌前总指挥和总政委在半小时内互通了一堆的电报后,李润石主席同意了徐师更改的作战计划要求,只是稍稍做出修改。

  “佯追”二十五师!

  追不上二十五师,但还是要追。最靠近的二十五师的余天云部的半个军个,就承担了这个任务。

  为了让“佯追”表现更加真实,从十八日起,由平遥城前线机场起飞的红军飞机,就一路追着二十五师的撤退部队炸。让这场发生在上党地区的追击战,演得更加真实。

  因为在这个时候,张学良已经决定全军渡过黄河,向山西进军,风凌渡口那边,浮桥已正在搭建,待东北军入晋,常凯申的中央军必然全面后撤溃逃。

  余天云的佯追,就是为了让常凯申产生红军主力正全力追歼二十五师的误判,这个误判会让常凯申犹豫,不会在第一时间下令全军撤退。

  这很重要。刚刚全歼卫立煌部后,徐帅的三军都极疲倦,需要一天的时间休整,同时武乡县到榆社,也有数十里的距离,也需要一天的时间行军将主力调到前线。

  接下来的第二天,六千多红军,追着近三万的二十五师部队在上党长治地区一起疯狂地跑。

  上党一带当时还有不少其他地方入国民党部队,比如先前新一军以及卫立煌部的少量偏师,二十五师主力都跑得如此狼狈,其他的小股部队,自然也是胆颤心惊跟着一起渡过黄河南逃。

  卫立煌部是在十六日全军覆没的,可是十七日这天,常凯申却还在犹豫,不顾周围人的反对,坚决地要求榆社三军不顾一切地将兵力投入太岳山太行山这个恶心至极的无底洞里来。

  按他的想法,是红军围追二十五师,中央军在后面追赶红军。一个追一个.....

  我虽然损失了近四万人,但我仍然有超过十七万的主力大军,红军这边,扣除掉包围太原的兵力,这里能有八九万就不错了.....

  幸好前线三军的三个军长加上一个废物孙元良,都被卫立煌部两天内就溃灭的结局吓怕了。三军集体踌躇不前,拖延磨蹭。在这一刻,常凯申无法如臂使指地指挥军队的缺点,反而救了他们一命。

  但这群人没有马上后撤,却也为徐帅把主力北调,转移到榆社前线,争取了最宝贵的一天时间。

  到了十七日这一天,随着张学良的东北军渡过黄河,占领晋西南运城地区,然后北上临汾,表现出和红军进退的姿态,整个山西的形势,就算是傻子都看出来了。

  旁边的那两支被常秃子看中的炮灰,57和67军这两支东北军,他们根本就不是友军,而是通匪的敌军!

  当这两军在张学良的指示下不怀好意地向东北方进军时,指挥不动他们的常凯申,脸色瞬间就白了。

  “银币弹,居然失效了!”

  十七日这一天,王以哲集体六十七军的全体高级军官开会,在会场上,他对众人道:

  “各位,我们大家都拿过委员长的银元,但是,委员长的大洋,不是好拿的。中原大战的时候,石友三拿了他的钱,后来的下场是什么样?我们东北军拿了他的钱,后来的他又是怎么对我们的?大洋是好东西,但是他烫手啊!”

  王以哲说话的时候,张学思也站在他身边。他虽然年青没有什么资历,但是他站在这里,本身就代表着张学良的态度和“分身”。

  张学思站出来,代替哥哥发声道:“先前鼓励大家拿常凯申的钱,这都是我哥的意思。我们东北军没了家,穷啊!过去的几年里,我们都是丧家之犬,四处流浪,寄人篱下,受尽白眼――这样的苦,大家受够了吗?”

  此话一说,立刻得到下面所有六十七军军官一致认同,甚至也包括了吴克仁。

  王以哲接口,大声地喝问众人道:“我们需要一个家,一个根,一个能睡的热窝!我们还需要一块地,能产粮的地!此外我们还需要一座工厂,能生产武器,帮我们打回东北的工厂!这些东西,你们说常凯申能给我们吗?那点银元,那点法币废纸,够吗?”

  “不够!”

  包括吴克仁在内,所有的东北军将领,都一起大吼着。他们中虽然也有不少人,是真的接收了常凯申的收买想变心。但是大气氛如此,所有人的思维,都被先发言的张学思和王以哲带着,顺着他们的节奏一起说话。而且被挟裹着做了这种“糖衣吃下去炮弹,其甚至超过了正在南线反击的徐帅主力。

  东北军五十七军没有参予对中央军的攻击,他们只是静静地驻在太原旁,配合少量红军,就压制得城内的阎老西不敢动弹。

  在西线,共有八万红军和两万东北军,联合在一起向中央军的侧翼发动猛攻。

  东北军战斗力虽然差,但武器却极好。又有红军当友军,撤退中的汤恩伯部左翼(西面)的82师,一个上午就被击垮,到了下午时,32军商震部也被猛攻的东北军和红军撕碎了防线。

  然后十三军的三万多人,这时就不得不直接面对八万红军和两万东北军联手围攻。

  到了二十一日,北进的徐帅的红军,也咬住了罗卓英十八军的尾巴,开始猛攻。

  此时常凯申的中央军,已经斗志崩溃!

  面对着一南一西,两个方向杀来,超过二十万的红军与东北军联军,兵力上不占上风,武器上没有优势,对手还有制空权,不停地出动飞机轰炸......

  无论是十三军还是十八军,此时皆已心志尽丧,没有多少人想要抵抗,所有人都疯狂地沿着被炸坏大段的山西铁路向石门-张家口方向狂奔撤退。

  虽然铁路被破坏了不少,但是毕竟破坏距离有限,而常凯申这时正也不断地从其他地方调动车头过来,多行几十里地,只要到了可以通行火车的地方就有机会坐上火车跑了。

  有句话叫困兽犹斗。

  困兽有了希望,就不会死斗了。

  东北军的反水,联手红军背刺时,从常凯申到下面的具体指挥作战的将领,此时心态全崩了。

  救援的火车确实很快开到了,也确实有跑得快的人,抢上了火车,逃之夭夭。

  但有了希望,也就意味着抵抗意志更加地崩溃,因为大家都只顾去抢夺那最后的希望了。

  拥有空中优势的红军,就是故意没有派飞机去炸那不多的火车,任由中央军的败兵,为了那几列火车在车站抢得天翻地覆。一个是距离稍远些,没炸火车基本也很难抓住这些人。另一个原因,却是李润石主席的意思。此战过后,常凯申在北方已没有什么影响力了,多歼灭几千人意义不大――因为红军不杀俘,这些人抓了,事后还是会放回去,多炸死几个人没有意义。

  到最后,约有一万左右的中央军官兵,通过铁路逃向石家庄。余下的则是只能用脚板继续向东北方向逃,跑回张家口和保定。

  有几场经典战役,可以作为这两军溃败时的场面参考。

  一是敦克尔克战役,几十万英法联军被德军象撵羊般驱赶着疯狂地向海边港口疯狂逃窜。

  另一个画面,就是淞沪战役末期,南京大溃败时,国民党军在下关混乱的场面。

  跑得最慢的朱怀冰94师,在二十二日被徐帅的部队追上,三分二的部队被包围歼灭,师长朱怀冰幸运的不在被俘之列,算是损失最大的一师。

  十八军的其余各部,虽然得以身免,但是却个个带伤,在全军崩溃的大逃亡中,东一口、西一口地被红军咬掉一个旅或几个团不等。

  退得最早,位置最好的汤恩伯部,因为84和32军“替死”,先挨了红军最强的一击,只被“余波”扫到,其主力88师,89师,却也被红军咬下好几块肉,两师三万多人,最后到退到张家口时,仅余两万三千多人。最惨的情况却是,常秃子分配给他的坦克部队,在这场混乱的溃退战中,几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更全部丢在了战场上。

  之所以没发挥作用的原因是,炮党的坦克部队,所有的坦克全是用履带从火车站开到前线的――虽然车队里的卡车完全可以装载着cv33坦克行军,但是,把坦克运输车拿来运送自己的财物,这不香吗?

  从最初的支援前进到后来的大撤退,这些坦克前后也在山西道路上跑了近两百公里,然后开着开着就纷纷发动机出问题,抛锚,变成停在地上动不了的死乌龟而被抛弃。

  而之所以会是这样,却还是和潘汉年有关。

  因为先前良好的表现,此番入晋,汤恩伯点名要潘汉年被招安一支车队替他运送补给,其中也包括了坦克所需的燃油。

  于是,按上级的咐吩,地下党认真地完成了运输补给任务,所有补给,弹药,油料,都及时到位。哪怕是到大撤退时,该车队依旧非常良心地,优先帮助中央军的军官们运送个人财物,至于更重要的炮弹,弹药什么的,跑路的时候谁还管这么多啊,当然是直接扔掉了.....

  唯一的问题是,那些供应坦克用的燃油,都事先悄悄地掺了入大量的红糖等一堆会损坏发动机的物质.......

  坦克使用了这种加了料的燃油,很快就在后来长途行军中发动机纷纷堵塞出问题抛锚。

  山西战役最终结束时,逃到张家口的汤恩伯和罗卓英两军,残部兵力加起来不足五万,重装备更是几乎全部丢光。

  但战斗并未结束。

  大胜后的红军与东北军的联军继续前进,他们没有马上攻击已经在张家口暂时稳住阵脚的中央军,而是顺着铁路向东进攻,目标直指石家庄。

  四月二十六日,红军和东北军联军拿下石家庄,二十八日,保定也被解放。从山西撤回来的国民党余部,根本毫无抵抗之意,红军还没有到,就一起坐上火车继续跑。

  而这个时候,逃到张家口的中央军诸部,甚至包括常凯申自己,都已将大部主力转移到了平津地区,和二十九军会合。

  三十日,已经无兵的张家口也被红军占领。

  而就在常凯申狼狈不堪地率军逃出张家口的那天,南方诸省的二五仔们,也在这一天同时行动了。

  广东的陈济棠、广西的李、白,三人牵头,四川刘湘响应,三家同时发声,宣布脱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所谓的南方抗日联合政权,而后湖南和云南这边也欢快地发出响应。

  更让常凯申吐血的是,两广的二五仔在发声的同时,也一起出兵抢地盘了。

  广西桂军向湖南发兵,而广东的陈济棠,则水陆并进,向福建进军!

  他们要收复失地!李宗仁白崇禧看中的是湖南,陈济棠看中的是福建。因为主力都被调往北方,常凯申在南方的兵力空前的空虚,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他们一边行军,一边叫着嚷着常凯申下台,同时和北方的红军、张杨互相呼应,表示要成立新的联合政府!

  不再绕来绕去,用大家都听懂的一句话就是:常凯申下台!该换人坐班啦!

  常凯申在山西主力精锐尽丧的恶果,终于在这一刻凶猛地爆炸开来!

  时间到了五月四日,而就在常凯申四面楚歌的时候,红军在这时向他发出了停止内战,全面和谈的谈判。

  如果没有日本这个外敌存在,红军当然不会放过在这个最佳时机奋起余勇追穷寇,把常凯申彻底打崩。

  毕竟,这个时候,山西境内,阎老西的二十多万大军还完整无缺,依旧死守着太原、临汾、大同三地,成为最大的腹中隐患。

  而且战争从三月底打到五月初。红军虽然军事上一路持续大胜,但这个时候也到了军事上所谓的“进攻极限”的转折点,需要停止脚步休整和消化了。

  而这个时期,在看到常凯申居然如此无能,被红军轻易地一波打垮,困守太原的阎老西也是目瞪口呆。他的二桃杀三士之计,现在已经玩砸了。

  停止进攻步伐的红军在五月后开始进行战略收缩,首先要消化的,就是太原和临汾这两块腹中结石。

  已处于走投无路状态的阎西山,在这个时候,终于也被迫站队,公开表示愿意和红军谈判,“有条件”地加入红军和张杨提出的建立联合政府的方案。

  老西愿意低头谈判,做出退让。红军这边也明白,虽然他们可以强攻拿下太原,但这一战,一定会不象重创常凯申的北方机动部队般轻松,必是一场惨烈的攻城大战,而战后太原必然残破,而关外的日军随时可能入关提前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局势下,也实在不再宜再在山西大打出手了。

  而这个时期,民间要求停战的声音也再度响起。

  到了五月十日,被南北两方的压力逼得走投无路的常凯申屈服了.......

  他就算是再头铁再疯狂想要死拼到底,这时也办不到了。

  浙江,常凯申的老巢。

  四月的时候,就在常凯申在山西遭遇前所未有的惨败的时候。

  位于浙西南地区的粟裕游击队,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整、训练,又整合了闽东北其他部分的红军部队,于四月底,主动地进入外线发动春季攻势。

  攻击的目标,正是离他最近的龙泉。

  因为十八军北调,常秃子在浙西南仅放了一支由黄维指挥的11师负责指挥剿匪。

  此时的黄维,根本不知道两个月前粟裕得到了上千条辽13步枪的补充和足额的弹药与炮弹,还抱着过去经验的他,在龙泉周边布置的兵力都是以团、营规模安排的。

  其后果,自然是给了粟裕各个击破的天赐良机。

  从四月底到五月初,粟裕新整编后的31师主动出击,十二天内打了六仗,一口气吃掉黄维手下两个主力团,四个地方保安团,更成功地攻下龙泉,震惊全浙。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86zw.com。八六中文网手机版:https://m.x86z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