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7章六箭齐发 --------------------_从1935到2020
八六中文网 > 从1935到2020 > -------------------- 第147章六箭齐发 --------------------
字体:      护眼 关灯

-------------------- 第147章六箭齐发 --------------------

  战前,常凯申是这么计算自己手中的剿匪兵力的。

  阎锡山手中主力加保安团杂碎部队,30万人。

  自己的中央军,汤恩伯的13军(88,89两师),卫立煌14军(4,36两师),朱培德第三军(3,38两师),孙元良新编第一军(1,2两师),总计十五万精锐――看似不多,但这些是实打实的,纯粹的中央军主力,无水分的。

  宋哲元29军,十万人――也是把地方保安部队和预备队算进去,注水货。

  此外还有傅作义的三万人,高桂滋84师近万人,商震32军万余人。光是这些部队的数量,总兵力就达到了六十万!

  如果再把西边的马步芳,汉中的薛岳,刚从湖南调往河南,随时准备支援卫立煌的关麟征的25师也算上,再加上中了他银币弹的东北军57、67两军部队,常凯申“包围”甘陕红军的部队人马,总兵力超过一百万人了!

  “此次绥远-山西之战,朱毛最多只有二十万兵!而我们包围他的部队,就超过了一百万了!一百万对二十万,我们还有主场之利,优势在我!”

  战前庙算,本来常秃子是信心满满的。

  结果阎老西一顿神操作后,简直把常凯申血都要气吐出来了。

  “我庙算中的三十万剿共主力炮灰晋绥军,好象要从主演变成龙套啦!”

  阎老西把家底全藏起来龟缩起来,玩的那点把戏,傻子都看得懂,而他最后发电报给张、杨求救,引张、杨入山西的作法,才是常秃子气得要拔光自己头发,嗯,是拔光眉毛的原因之所在。

  东北军是群穷逼,西北军是群苦逼!阎老西主动“送礼”,常凯申可以想象那二贼此时必然眼珠子都是绿的了。

  山西战役爆发初期,常凯申本来还是大喜的,可是阎老西这出戏这么一来,这就不是一百万对二十万的话题了。

  东北军号称二十万,西北军也有六七万,扣掉两家的水份还有守家的兵力,加起来少了算,他们要是对山西伸手,也能出动二十万人......

  “如果张扬投红,那就是八十万对四十万了――再把阎老西这坐壁上观的老东西的三十万人马再扣掉.....再把二十九军这个凑数的十万再扣掉,再把......不能这么算,哪有这样算的!57军和67已经被我喂饱了,张学良杨虎城也就只余15万人了,李润石进了阎老西的家,也要防着阎老西,他在西边还要防马步芳,还有薛岳,他能用的机动兵力,其实也就是十万左右吧.......”

  常凯申和他的军政部、参谋部的何应钦、陈诚等人算来算去,觉得自己还是占着极大的优势的。

  而这个时候,他很倚重的德国顾问,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为防万一,不能急着入晋,要稳扎稳打,另外要把十八军、二十五师也调过来,这样方才安稳了.......”

  因为阎老西那两封电报的神操作,而引发大变数,导致常凯申举棋不定时,红军这边,李润石主席也在刚刚解放的离石县的“前敌指挥司令部”,讨论着阎老西这两封电报引发的大变数。

  一张山西的大地图,被平铺在桌面上。

  山西的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其中山地、丘陵占80%,高原、盆地、台地等平川河谷占20%。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与其东部华北大平原相对比,呈现为强烈的隆起形势。

  境内山脉众多,包括吕梁山、太行山、五台山、恒山、太岳山、中条山等,诸多山脉山把山西省分割出一大堆的“盆地平原”或谷地平原,形成六大人口聚集区。

  他们分别是:最西边的黄河谷地(因为一边紧靠黄河),位于吕梁山和黄河之间,目前这片谷地已基本处于红军的掌控中。

  正中心的晋中平原,太原是其核心区,这里又习惯称为太原平原。

  晋中平原南边,就是晋南平原,以临汾为中心,周围辐射晋城、运城。更南边的黄河是其和河南省的分隔线。这里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农业发达,是山西主要的粮棉产区之一。

  而太原以北,则分别是沂定盆地和最北处的大同盆地。

  大同盆地位于山西省北部,包括大同市、大同县、怀仁县、山阴县、应县、浑源县、朔县等7个县,这是山西重要的煤炭基地。

  太原有军工业,大同有煤矿,临汾有粮食――土财主阎老西看得很清楚,这三个地方才是山西最精华的地方,只要保住这三处,他才有东山再起的本钱。

  至于山西省内的其他几个盆地谷地区域。比如太原以北,和其紧挨的忻定盆地包括忻县、原平县、定襄县、代县、繁峙县等县市区。或者东边的长治盆地,以及整个和河北相连的晋东地区,阎锡山是一口气故意全扔了。

  阎锡山在和他心腹赵承绶、杨爱源、王靖国等人开军事会议时,很清楚表明了自己的想法:“这些地方,就是丢给李润石和常凯申这两头恶狗争抢的骨头!”。

  而李润石主席在离石县召开前线军事会议,讨论山西的新变局时,他也指着忻定盆地和长治盆地笑着对众人道:“这两个地方,是阎老西故意扔给我们的!尤其是忻定盆地,这里北接大同,东连保定、石家庄,红军要向东发展,必然在这里和常凯申入晋的部队,展开激烈的争夺!”

  而后他又敲了敲太原东南方的长治盆地区――不是山西人,一般人或许会对此处地名有些陌生,但提到“上党”,长平之战,立刻就明白,这里绝对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两个地方,常凯申一定不会放过,一定会绞尽脑汁地抢到手。”

  “我们红军的优势在于,我们是内线作战,现在我们已拿到吕梁山脉以西的黄河谷地”,正在东出吕梁向太原周边渗透,而常凯申的部队,这个时候......”

  李润石看地图上张家口的“剿总”所在地,露出嘲讽的表情。

  “现在是三月二十九日了,从我们发动渡河战役至今,时间已过去了整整九天!从北平到太原有铁路相连,可是常凯申的部队至今还没有踪影......”

  李润石说着把目光看向在座的将领中,唯一的山西人,大战前刚刚“交接”完任务,从兰州乘飞机赶来的徐帅。

  徐帅哼道:

  “常凯申狗改不了吃屎,他先前战略预判错误,把商震和高桂滋的部队都调到包头和归绥去了!现在他手上在张家口能用的部队,就只余自己汤恩伯的中央军,他舍不得拿自己的中央军先入晋和我们红军火并!”

  “政治影响军事!这是小黄和我常提到的,后人总结的,领导者最容易犯的军事错误!”

  李润石点点头,又敲了敲保定和石家庄的位置。

  “这么多天了,东北军的57军和67军,到现在也按兵不动。而驻扎在他们边上的第三军,新一军,虽然有所行动,但前进速度很缓慢,到现在才刚刚占了阳泉与和顺,为何行军如此缓慢?”

  彭老总道:“朱培德和我们是老对手了,这孙子在江西吃够了冒进的苦头,贼胆变小了,至于新一军是什么东西?那个孙长腿,大家都明白的,这两家是抱团前进,滚桶推进,想稳扎稳打,等着南边的卫立煌过河,也等着陈诚和二十五师赶到......”

  而董振堂则发表意见道:“山西这道不好走,有的地方有铁路,运兵及快,一天可至太原城下。从晋东之地入太原,需越过太行,行军缓慢。晋东南上党之地,更是山路难行。常凯申是在想等东面和东南面的部队到位后,张家口的主力才会南下西进,几路齐发,聚歼我军于太原城下.....”

  说到最后,董振堂也露出嘲讽的笑容。

  刘帅则在这时发表意见道:“除了在等着把绥远的杂牌军南调先送死外,现在常凯申也一定对驻扎在保定石家庄的57、67这两支东北军头痛万分吧。逼他们入晋助剿,又生怕对方临战反水。放在后方,又提心被其背刺堵路,第三军、新一军行动如此缓慢,其实是他怕了......”

  “这才是关键!常凯申怕了!”

  李润石大笑了起来。

  “他现在看似优势巨大,实则手中握着一堆难分敌我的烂牌!他所谓百万大军,实际上能信得过的,能有效投入的,也就是二十万人而已!二十万对我们十五万?他哪里有这个信心啊!”

  李润石敲了敲太原。

  “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是内线作战,可以在北面或东南面,在任何一个方向集中最大的优势兵力,吃掉常凯申几路并进的任何一路人马。”

  “而常凯申挨了这么多年打,他也明白自己的问题,所以第三军和新一军入晋后行动缓慢――甚至可以说是做好了随时往后跑的准备。而汤恩伯的十三军至今仍然一动不动。常凯申,他胆怯了,但心里却又不甘红军尽得山西之地。现在他也是故意放慢行军,在外线努力地聚集兵力,妄想在我们强攻太原、临汾,和阎老西打得两败俱伤后,再过来摘桃。这么多年了,他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李润石的手指绕着太原周边划了一个圈,然后道:“常凯申在慢慢行动,送给我们时间,那么我们就不客气了!”

  他敲了敲第三军和新编第一军所在的位置,最后又直指太原。

  “他们在阳泉与和顺,进不敢进,退不舍退.....我们得给常凯申一点想头,助他早点下定决心!”

  三月三十一日,东渡黄河的几路红军主力大军,突破吕梁山区,围攻太原。

  这一天也是日本昭和天皇裕仁驾崩的同一天。

  四月一日,日本政府发布仆告的同时,中国这儿,各地的新闻头版内容,登出的却是“二十万共匪围攻太原,太原危急!”之类标题吓人新闻。

  而同一天,河南南边的卫立煌的部队,也北渡黄河,进入运城地区,

  三日后,全国各地报纸登出“临汾之围已解”――实际上临汾本来就没有被包围,其仅是在北面承受了少量红军的佯攻压力而已。反而是卫立煌的部队过来后,驻守该地的晋绥军如临大敌,紧守城门,不肯放卫立煌部入城。

  不过城中士绅却凑钱拿出三十万大洋献予卫立煌劳军,更奉上汾酒美食无数,态度极为恭敬。

  卫立煌不解,问劳军士绅,“我军千里迢迢,来援山西,汝为何闭门不让入。”

  该长者答道:“卫长官昔日在长沙壮举,世人皆知,临汾庙小,容不了长官如此大神......”

  卫立煌:“......”

  当常凯申围在山西周边一圈的“援军”,以慢如龟爬的速度,稳扎稳打,不给红军“围城打援”,单吃一路的机会时,以太原为中心,中心内线作战的红军诸部,并不是真的坐观浪费时间。

  从红军东渡,到卫立煌北进“解”临汾之围,这段时间,所有的入山西的红军,却是四周出击,横扫整个晋中盆地。

  对于阎老西重兵把守的太原,红军仅仅派出少许部队包围、压迫。晋绥军猬缩成一团的同时还在拼命地在内线修堡垒要塞,而外围包围的红军,则在外线同样拼命地挖坑道、壕沟,打猫耳洞。敌我双方竟在太原周围开始了工事作业比赛。

  白天双方在挖工事,连冷枪都不互打,一切看似相安无事。但一到夜里,太原外围的防线就开始热闹起来。

  “怦,怦,怦!”

  铁桶里面放鞭炮,外围的红军做出好象在猛烈攻打太原城防线的模样,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假打。

  一场奇怪的假打战争,就在太原城外上演着。夜间的打臭弹袭扰,不过是在给红军练兵。而被臭习惯了后,阎老西的前线部队也很快被打出经验来:夜间直接放弃第一道防线让红军打臭弹去,反正红军也没想攻下那里,然后白天再过来“收复”防线......

  红军发现晋绥军这么干后,干脆连袭扰都停止了,毕竟打金粪弹自己也臭得难受。

  阎老西知道李润石不想真打太原,李润石也知道阎老西知道李润石不想真打太原.....

  所以,阎老西也努力地挖坑,希望能把常秃子早点引进太原这个大坑里来。

  “李润石知道太原不好啃,他不想打,他只是做样子!他还是象在江西时一样,是想围城打援呢!”

  阎老西看出了点名堂,但是他也不想出击,只是命令部队坚守不出,然后继续不停地向张家口发电,求救求援。

  老西看得很清楚:得把常秃子拖下水,让他和李润石在太原城外打得越凶,他才有机会妥得那一线生机。

  别看阎老西现在好象坐壁上观很安稳,其实他心里也在打鼓呢。

  为何?

  外面那个李润石,这个年青人,他太缺德太难对付了!

  别看他围城,围而不打,可是你知道他晚上在干什么吗?

  每天晚上,红军都会在夜间派出掷弹兵,悄悄摸到晋绥军阵地前,用黄克发明的“大黄弩”,把一些土制的糖果、卷烟,往晋绥军的阵地上发射。

  除此之外,还会使用高音喇叭,不分白天黑夜的,向晋绥军阵地宣传红军的政策,说得比较多内容,就是:“有住xxx地区的晋绥军兄弟吗?告你们一个好消息,你们的家乡被红军解放了,那里现在正在进行土改.......”

  你说说,这是人做的事吗?

  阎老西到前线视察一圈,听到红军用高音喇叭放出的那些宣传后都胆颤心惊。

  他当然知道红军说的话是真的!

  他阎老西这一招虽然堪称是“死里求生的神来之笔”,但是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放弃那么多地盘,直接扔给红军,并不是所有的士绅,都愿意听话一起躲进太原城内的。那些没走成的人,事后都被红军打了土豪,人财两失。

  好处是:红军这种作法,坚定了跟阎老西走的士绅们的心。

  坏处却是,整个晋西吕梁地区,以及太原周边农村地区,甚至其他正在被红军横扫夺取的地区,现在所有的“泥腿子”们,都被共匪动员起来了。

  每过一天,他们接受到的“匪共思想”流毒毒害就要加深一分。从吕梁山区逃出来的士绅和一些被红军释放归建的军官向阎老西报告:红军渡河战役的那几天,他们七天里,歼灭了三万多晋绥军。

  实际上战场上真正打死的,不过千余人,大部分晋绥军事后都做了俘虏。

  对于这些晋绥军战俘,除了少数罪大恶极,“兵愤、民愤”极大者外,余者红军一个都不杀。受伤者好好救治,普通士兵相关思想教育工作自然少不了,而释放俘虏时则是实行的是红军打到哪,俘虏放到哪的原则。

  具体的作法是:把俘虏按所在地进行划分,然后带他们到被攻下的家乡,在释放的同时,在当地打土豪和土改,接着就地征兵.......

  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大量吕梁地区的原晋绥军士兵,白天被释放回家,过了一两天,自己就主动跑去找红军要求再参军......

  而那些家乡较远,暂时还来不及“解放”的俘虏,比如晋北或晋南地区的,红军带着这些俘虏到土改现场和打土豪现场看了一两天,然后也是发了路费直接释放......

  不少人在经历了思想教育,诉苦运动,土改政策,三大神器轮番影响,立马就改变立场,由白转红......

  阎老西治山西,看似深得人心,那也只是深得士绅人心。他太原的兵工厂,军工业能建立起来,是建立在对农村的严重盘剥下的。

  历史上,李润石的红军,以“流寇”的方式,在山西转了七十天就轻松地征得八千山西青年入红。而现在,比历史更强十倍的红军,却是以王者之师姿态入山西,一登场就是显示出强烈地“我来了,我不打算走了!我还要以此为兴王业,打天下的基地”的气势,阎老西见了,又岂能不惊不恐?

  那些逃回来太原士绅们告诉阎老西,这帮子从陕北杀过来的赤匪,在吕梁地区除了土改吃大户外,还到处施医送药,收买人心。那些当地被俘的晋绥军士兵,只要家里有人患重病,红军都会主动派军医上门去送药治病。

  “阎长官,那李润石的匪军,他简直就是吴起吮脓,用心恶毒啊!许多下面的兄弟,就是这样直接投过去了!”

  士绅和被释放的军官各种向阎老西哭诉着,阎老西虽然听明白了,但是他也没办法啊。

  李润石他惹不起,常凯申同样也要抄他的家底啊,他想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只有期望两家先大火并一场才有机会......

  现在太原城外的红军,不停地弹射糖果,卷烟之类的东西到晋绥军的阵地上,阎老西能作的事,也只是装傻。

  为啥?

  仗终究是要下面的大头兵去打的,你夺了这些糖果香烟,就不怕下面的大头兵在背后打你黑枪吗?尤其是对面的那帮匪共们真的在搞土改,城中守军已经开始人心浮动的时候。

  他现在能做的事,也就是逼城内的士绅联合起来,用重赏把下面的大兵们喂饱了喂忠诚了,以防止有人倒戈......

  在控制人心,防止手下倒戈方面,阎锡山还是极有一手的,历史上太原城在解放战争被围了一年多,都没有发生大规模逃兵现象。

  当阎老西在头痛李润石的“土改攻势”和“糖果攻势”时,位于张家口的常凯申,这时也加大了对东北军57军和67军的攻势。

  有钱的常凯申,再次厚赏了两军的军长,不光是军长,连他们手下的师长、旅长,也都各有重赏。军长一百万,师长五十万,旅长二十万,普通的团长,也有十万。

  常凯申现在学乖了,这些重赏,九成是法币,一成是现大洋。

  但这也就够了。

  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在重金收买下,再次表示出愿为校长效忠,并主动地将张学良发给他的“按兵不动”的密电,上报委员长以示忠心,坚决表示执行委员长的命令。

  他很快按常凯申的指示,率军离开驻地,进入晋中,并越过第三军与新一军,三军组成品字型一齐向太原推进。

  由于王以哲懂事听话,常秃子自然也没有为难他,

  至于另一位被收买的57军军长缪澄流,则表现滑头,各种推托,只是常秃子的红包哪里是这么好拿的?

  表现得很差的缪澄流,在另一位收了常秃申一百万元,57军参谋长董英斌的率领下,手下的那些师旅长们当场反水,卸了他的军职,集体宣誓效忠常凯申。

  事后,缪澄流哭着向常秃子表示,他当时表现犹豫只是想保存实力,并不是真的象张杨一般勾结赤匪的,但是常秃子哪里肯信,手一甩把他扔给军法处去处理。

  而后一直指挥不动的57军也动了。

  57、67两路充当炮灰的东北军带头,背后跟着的是第三军和新编第一军压镇,一改先前在阳泉地区“龟速”前进的姿态,一起气势汹汹地向太原压来。而同一时间,一直在北平~太原铁路沿线徘徊不动的汤恩伯部,此时也登上火车,准备配合友军一起西进太原。

  至于被临汾守军堵住不让进城的卫立煌部,这段时间并没有从临汾北上――有过从前无数次被围城打援经验的常秃子,总算还有些长进,没有让卫立煌孤军“单独一路”北上救援,而是电令他东进,顺着沁原县、沁县、武乡一线前进,不急着占领长治地区,而是要他的部队和西入晋中的两支东北军和两支中央军先会合,顺便保护其左翼,然后配合汤恩伯部,“六军六箭”聚集齐发,一起“滚桶西进”。

  而常凯申所以能放心57军和67军不会临战反水,另一个原因却是,他在磨蹭拖拉了二十天后,他从江苏调来的十八军,这时也通过铁路调动到了河北。57,67两军刚刚拔营,陈诚的主力部队随手就占了两军的老窝,保定与石家庄。有十八军在后方压阵,常凯申也不必担心自己的中央军会被红军抄了后路。

  此战,“失了些信心”的常凯申,战略思维很“保守”。

  前面六军齐聚,一起平行西推。而这个时间点,因为战略预判错误被调到包头与归绥的商震和高桂滋的部队,也顺着大同南下,配合汤恩伯部一起从北面压迫红军。

  能逼李润石红军打“大会战”,当然是最好。

  没打成,李润石跑了,被赶到吕梁山脉西侧黄河谷地去,那也不错,至少我们占领了太原周边所有的要地,然后再慢慢地压迫他,把他逼过黄河,哪怕不能全歼那也得到了大半个山西,最后还是胜利。

  至于张杨这两个二五仔,你们两到现在还没有发兵山西,犹豫不决,时机已逝,没机会了!

  四月十日,在得知五十七军已经“听话”地和六十七军一起拔营前进后,常凯申安心地睡了一个好觉。

  “应当,应当没有什么破绽了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86zw.com。八六中文网手机版:https://m.x86z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